从去年8月开始推出“一号通”业务以来,北京铁通和它的代理商北京维鼎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历了从惊喜到失落,再到迷惘的全过程。本来双方寄予厚望的新业务却落得个不尴不尬的惨淡局面——半年来,该业务新发展的客户竟不足3000人。
铁通与电信:双双落败“一号通”?
这项被称为“一号通”的业务是一种电信新业务,它是由运营商向客户提供一个虚拟号码,当别人呼叫此号码的时候,呼叫会被自动转移到用户预先设定好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上。目前开通此项业务的除了铁通,还有中国电信。由于这种自动呼叫转移的特性,此业务一度被视为固话运营商挑战移动电话“双向收费”的重要举措。
铁通此项业务由北京维鼎森公司代理——事实上,这套系统的平台即由维鼎森公司制作,铁通提供号码资源后双方形成了合作,全部的销售工作由维鼎森公司负责。
可是,从去年8月到现在,尽管维鼎森公司在大力招收代理商,目前也只有2000多个用户。而中国电信在同一时间的战绩就更不能令人满意,中国电信的同样业务是由其一个郊区局具体操作的,到目前在北京的全部客户也不过200多个。
中国电信的收费要超过1000元,铁通则相对便宜,选号费50元,全年服务费240元(首次必须缴纳一年费用)。而从效果上,维鼎森公司销售人员的说法是,“只要大网的互联互通不出问题,我们的效果差不多”。
尴尬的根源:宣传束缚与代理制度
一位铁通曾经的代理商告诉记者,代理制度不健全和宣传力度的有限可能是此项本来很有前景的业务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
从宣传方面来说,目前铁通和维鼎森方面能够为加盟代理商提供的只有一些宣传画和宣传册,并不能保证在电视等强势媒体上宣传,这导致了此项业务不为人所知。一位铁通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宣传“受缚”的原因,“我们现在只能低调点儿,如果大张旗鼓的宣传,哪天被别的运营商捣乱怎么办?”他指的是互联互通的问题,如果别的运营商觉得这种业务侵害了他们的权利,将可能将使出某些手段使铁通的呼叫转移失败,这样的例子在中国通信市场上并不鲜见。
从代理制度方面讲,铁通把全部销售工作交给维鼎森公司,而维鼎森公司又把销售交给自己的各级代理。由于门槛较高(首次拿100个号),参与者寥寥,维鼎森公司不得不下调了门槛,改为只要一次拿50张个号就可以成为代理商。即使这样,对这个业务感兴趣的代理商数目还是相当有限。据维鼎森公司的工作人员解释,门槛高的原因是“怕搅乱市场,以前出过这个问题”。
代理商从维鼎森公司拿“货”可享受8折,如果卡数超过1000张则折扣可低至7折,其中的差价就是代理商的利润。代理商的另一项利润来自选号费,除了个别“aabb”或“aaa”的号码之外,铁通方面并不对普通号码单独收取费用。而代理商每次拿到的号码中肯定会包含一些类似77、88的号码,这些号码会被卖出200元左右的价格,其他的普通号也会收取50以上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全部归代理商所有。以此计算,一个月销卡在100张左右的代理商收入应当在12000元左右。
但由于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宣传力度有限,目前“一号通”还停留在“传销”的阶段,两家大的代理商下面各有十几家小的代理商,层层加利,最终一线代理商的获利十分有限,这大大影响了小代理商们的热情。
同时,在代理利润的驱使下,维鼎森公司停掉了曾经给铁通各营业厅的号码供应,这就导致能够接触到此项业务的消费者数目更加稀少。维鼎森公司给出的说法是,各营业厅的经营比较混乱,经常打乱号码,把一些相对较好的号码先卖出去,“剩下的就不好卖了”。
还有另一个疑虑可能影响用户对“一号通”的选择,那就是网络质量的问题。虽然铁通方面的说法是“绝对不会出问题”,但互联互通始终是困扰小运营商的心腹之痛。甚至这套系统的稳定性也遭到质疑——2003年,该业务系统因为扩容,导致数据库出错,业务全线停止,时间长达32小时。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趋势,过年以来,用户增长比以前快了”,维鼎森公司一位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