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一大亮点,即海南采用特殊的税收制度安排,特殊在哪?有哪些优惠?谁能享受?多位财税专家给你带来详细解读。
“零关税”的特殊之处
第一财经:海南自贸港明确对货物贸易采取零关税,为何采取零关税?有何亮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在逆全球化国际贸易背景下,以零关税撬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零关税可以看做国际贸易的全球趋势,以海南为试验区最终实现零关税是有统筹规划的,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国家规定禁止进口的商品外,封关运作前后零关税商品范围逐渐扩大,封关运作后以动态调整的征税清单模式,鼓励企业生产性投资、支持居民获得实质性福利。
安永华南地区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袁泰良: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亮点不少。
首先,在进口关税方面,《方案》通过清单管理提出了包括企业进口自用生产设备、进口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进口生产原辅料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优惠政策,以吸引优质投资、发展优势产业。
其次,在监管方面,通过全岛封关建设,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推动岛内的高度自由。有别于现行其他自贸区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登记备案,预期在岛内将执行更灵活的货物监管制度,使企业还将在经营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物流、合规等方面进一步降低成本。
然后,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方案》提出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高增值产品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结合上述生产设备原料的进口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优惠,该政策将极大释放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的辐射范围,有利于打造创新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推动岛内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发展。
最后,在促进消费方面,《方案》大幅提高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并提出增加品种,且未来将实行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允许岛内免税购买等多项优惠措施。这也是现行其他自贸区所没有的,有利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将内地购买力引向海南。
第一财经:海南自贸港与国内自贸区在零关税和监管方面有何异同?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南区委员会会长黄寅:中国现有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1+3+7+1+6”的雁式矩阵,覆盖范围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其“自由贸易”主要体现在进口环节税上,即自贸区与境外之间的流转均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包括对区内和尽出区货物在数量和货物状态方面的备案手续和相应的管理。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监管模式,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特点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可以预期中央政府将在海南实施更灵活的货物监管制度,岛内企业除了可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还将拥有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在经营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物流、合规等方面进一步降低成本。
王泽彩:现行其他自贸区主要针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自贸港零关税范围更大,征税清单不分商品加工状态,尤其对居民消费用货物和物品的零关税,回应了人们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为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将提供有现实价值的政策参考。
15%的所得税优惠力度大
第一财经:海南自贸港前期对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哪些行业可能被划入鼓励类行业?
袁泰良:在2025年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对鼓励类产业企业设定了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由于目前只是总体指引,具体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并未披露。
从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的产业方向而言,在合理猜想下有可能跟以下产业有关:先进制造业、海南的重点发展行业,例如旅游业(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等相关产业)、现代服务业(如跨国地区总部,保税仓储、国际物流、转口贸易等航运服务产业链,国际教育国际会展等专业服务业,海洋物流、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工程咨询等海洋服务业以及对外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产业,航天深海科技等深海深空产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至2035年前,海南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15%税率将适用到除负面清单行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如果同为自由贸易港的香港和新加坡届时依旧维持16.5%及17%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水平,这一税收政策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黄寅:《方案》虽未明确具体的鼓励类行业清单,但是围绕海南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等产业有望成为鼓励类行业集中的主要领域。
王泽彩:与世界上其他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相比,海南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可能优先鼓励发展的应该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林业和旅游业,参与全球产业链所需核心部件的高科技研发和生产企业,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医疗健康卫生产业和创新国际教育产业等。
第一财经:与国内其他地方个税优惠相比,海南15%个税优惠政策有何特色?前期享受该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会涉及哪些行业人士?
袁泰良:相较于其他自由贸易区高端紧缺人才或外籍人才超过15%部分税负差额进行返还,海南自由贸易港给予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直接免征。
此外,2035年前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来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整体而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税率更低、优惠力度更大。
《方案》虽未公布高端和紧缺人才的认定细则,但政策的出台初衷是吸引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所需的能够管理和驾驭全球开放层次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包括技术、设计、咨询和专业服务等多方面人才。
今年2月,海南省委人才办公布了2019版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不只是把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重点,还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都纳入其中,同时为了突出国际化,聚焦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需要,将国际注册会计师、国际金融分析师、国际精算师、国际建筑师以及国际上所认可的高端人才都尽可能地纳入其中。
虽然是否会参照同一标准尚不明确,但总体而言“人才”并无统一适用的判定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际需要,《方案》也规定对享受优惠政策的高端和紧缺人才实行清单管理,由海南省商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这样使优惠政策与地方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激励效果。
黄寅:围绕旅游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类型,金融、教育、医疗、等十个重点领域,以及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十二个重点产业为需的全球优秀人才都有机会受益。
另外,此次海南自贸港出台的个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并未涉及人才来源地方面的限定,也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未来来到海南,助力自贸港建设。
王泽彩:15%的个税上限,实际是上不封顶的一种优惠措施,尤其对于5G、信息化、智能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智力成果转化的高收入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也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增加知识经济收入所得的有效举措。
这种优惠政策是精准定位而且有持续性,针对海南薄弱、关键产业所需人才开列清单,提供不低于其他自贸港的个税优惠幅度,能切实解除企业带着人才到海南投资落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吸引到人、而且是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有用的人。
图为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简税制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第一财经: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时会把增值税等多个税费简并为销售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袁泰良:《方案》提到在实施全岛封关运作的同时,依法将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进行简并,启动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相关工作。
我理解简并后的税制(以下称为新税制)在形式上会和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在销售端征收销售税的税制比较相似,与目前国内的增值税税制将有着本质区别。
传统的增值税设计是将税款征收风险分摊到供应链里的每一道供应链环节,就每一道环节的增值额进行征收,而海南的新间接税税制则仅在零售环节征收,在税收征管风险方面需要设计相应的管控措施,达到有效征收税款的目的。
王泽彩:简并税制是国际上自贸港通行的一种做法,它实际上是提高了对税收管理的要求,简化的框架下,如何实现体制优化、结构调整、税种间的协调运作,都是需要有创新性思维去解决的问题。
简并税制提高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有助于解决海南建设自贸港的首要任务,即招商引资,而且可以加速自贸港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
另外,海南作为简并税制的实验区,对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改革,对国家税制适应日益复杂国际环境的现代化建设,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黄寅:《方案》方案提出了针对流转税简化税制的设想,这是我国顺应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回归税收中性本源,兼顾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在税制改革领域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探索,对海港自贸港内企业和国际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消息。
更低的税负,更简单的税务合规要求,无疑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落地海南,将海南打造成为包括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在内的全球优质生产要素集聚区。
图为海南海口江东新区
第一财经:未来海南在税制简面临哪些挑战?你有何建议?
袁泰良:在零售环节开征销售税,对国家而言,是一种比较新的举措。国家财税部门可以借鉴目前消费税的一些征管经验。现行消费税对于部分商品,如超豪华小汽车和金银首饰等,在零售环节征收。
因此,新税制的设计并不是从零开始。我们也相信国家财税部门可以高效地设计出一套适用的符合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可落地政策。
不过对于应税服务在零售环节的征收,在世界各国都是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海南岛内企业做基础建设开发时,可能需要从岛外采购相应的服务,如设计、管理咨询等服务。如果是从境内岛外采购,根据现行增值税规定,这些服务需要征收6%的增值税。岛内企业采购支付的增值税如果不能抵扣将会增加其采购成本。是否有相应的政策对此进行规定,需要看后续的发展情况。
黄寅:简税制这一设想的制度设计和具体落实还需要考虑多项不同的因素。例如,岛内简税制与国内其他地方流转税制度的衔接等。
强监管防止沦为避税天堂
第一财经:《方案》强调海南自贸港避免成为“避税天堂”,如何理解和实现这一要求?
袁泰良:《方案》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强化对偷漏税风险的识别、避免纳税人滥用税收优惠、避免海南成为“避税天堂”将会是海南税收征管的重点之一。
根据国际税制经验,海南税收管理部门可能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是判断相关企业是否在海南具有经营实质,而非仅注册地址在海南。这一考虑因素在近年来也被运用于公认的“避税天堂”如开曼群岛、BVI等地区。
其次,除必须在海南具有实质经营外,税务部门可能需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及商业运营情况、在海南的投入等情况进行评判,以综合考虑相关企业是否符合条件以享受鼓励类产业政策。
最后,税务部门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税务机关间的合作,加强涉税情报共享,在当代国际税务发展的大环境下完善自身税务监管体系,弥补可能出现的跨境税收漏洞。
黄寅:在全球合规性提高的背景下,税务发展越来越透明,我们预计,除按实质经济活动所在地和价值创造地原则对纳税行为进行评估,海南税收管理部门亦会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加强涉税情报信息共享。
王泽彩:海南避免成为“避税天堂”,首先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注意堵塞“漏洞”,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主动融入国际税务合作与协调;其次在执法监管上要注重中国特色经验积累,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监管范围与程度,在降低守法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违法成本。强法治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需要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海南税制落地需细化
第一财经:能否总体评价下海南特殊税收制度安排?
王泽彩:海南自贸港是我国打造全新国际影响力的试验田,整个税收制度安排体现出中央的改革决心比较大,有些税收的优惠力度是出乎意料的一步到位。高水平开放下格局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将海南作为撬动转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国家通过税收为其赋予了足够多的的杠杆工具。
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主管合伙人马龙:《方案》是中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项,其包含的税收举措有部分借鉴了其他自贸区现行的类似的税收规定,也有符合海南自贸港自身定位的具有突破性的税收规定,尤其是其中几项突破性的政策。
例如,除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都可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都是从未有过的税收优惠。这体现了中国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决心。
袁泰良: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一环。《方案》提出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税收制度既显示了改革过程中中央对于探索和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又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方案》涉及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制度改革也将成为我国深化税制改革、探索推进简并税制的一面标志性旗帜。
第一财经:对海南自贸港特殊税收制度落地,你有何建议?
袁泰良:《方案》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提纲挈领,对于一些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实施办法并未进行详述,对于行业的适用性及实际征收的措施仍有较多操作细节有待后期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配套落地政策予以明确。
例如鼓励类产业的具体适用、高端紧缺人才的认定、岛内符合规定的产成品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的特惠政策的实施利用、流转税简化税制的制度设计和具体落实方案等。
与此同时,我们建议企业应密切关注岛内的税制发展,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如果在岛内设立子分公司,内部税务管理系统应做好调整的准备,系统应对岛内的新税制进行设计,满足岛内岛外不同税制的管理。
马龙:《方案》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我们建议有意投资海南或者迁址海南的企业持续留意后续政策的出台,结合自身情况和具体政策,调整运营模式,集团架构、人员安排等方面,以最大程度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红利。同时,我们也建议财税部门在落实这些政策前,能与企业和税务专家探讨沟通具体的落实安排和措施,使得这些政策最终能落实到实处,让纳税人能切实享受到这些优惠和便利。
王泽彩:我建议首先要抓好政策落实。总的路线和方向确定后,抓好落实成为新时代赋予海南建设者们的历史使命。海南需要克服原来经济体量有限、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建设人才短缺等困难,重点在于法治的完善、人才的引进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其次要勇于创新。突破传统的、已经实践的自贸港财税制度安排,创新性地构造公平竞争、统一市场、简化中性税收制度体系。
最后要简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位阶,明析扣除范围和标准,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创业者积极性。四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