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和安徽省联合召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发布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据悉,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此次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规划》提出,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过15万元。
南京都市圈示意图。南京市发改委供图
我市作为南京都市圈成员之一,未来发展“路线图”是怎样的?
记者了解到,在3万余字的《规划》中,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都市圈协同创新、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到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一大批芜湖元素写入其中。
多条涉芜高速写入《规划》
《规划》明确,到2025年,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居全国前列,城际“断头路”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通畅,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
《规划》提出,推进芜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列入规划建设项目;将加快“宁芜高速南京段、苏皖省界—铜陵钟鸣枢纽段改扩建”“沪汉高速无为—岳西段”纳入综合交通运输布局范畴。
同时,加快芜溧高速、芜黄高速等建设,加快G5011芜合高速林头——二坝段、G50芜宣广高速芜湖段改扩建;推进芜宣广高速改扩建等规划建设;开展合芜宣杭二通道等建设,以及芜溧高速西延等研究。
我市3条过江通道纳入规划建设范畴
在过江通道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将芜湖龙窝湖过江隧道、芜湖北京路过江隧道、芜湖泰山路长江公铁大桥纳入过江通道规划建设范畴;将芜湖华电大道过江通道、芜湖天门山过江通道纳入需进一步论证的过江通道范畴。
《规划》提出,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围绕打造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优化空港布局和功能协调,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枢纽,扬州泰州、淮安涟水、芜湖宣州等周边机场为辅助的机场体系。此外,要提升芜宣机场货运功能。
我市重点发展汽车、机器人、
通用航空等特色产业
《规划》提出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其中,芜湖重点发展汽车、机器人、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智能家居、现代物流、旅游等特色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现代物流中心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规划》提出,支持芜湖等城市建设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推进芜湖云计算中心与长三角其他数据资源中心资源整合;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大数据标准统一、互联共享,实现都市圈大数据开放应用。
在共建都市圈协同创新平台方面,提出支持芜湖开展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型显示等领域产业技术创新。
引导支持南京教育医疗资源
向都市圈城市转移
不仅是交通上的互融互通,在公共服务方面,《规划》提出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
《规划》指出,鼓励采取合作办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对口支援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推进医疗卫生大数据开放共享。完善都市圈医疗协作体系和预约挂号平台,推动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有序推动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等统一。
《规划》明确,要推动建立区域和跨区域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建立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引导名校在都市圈内开办分校;要推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和向都市圈居民平等开放,推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在区域内探索实行互认互贷。加强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交换,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业务延伸到城市“五险一金”及其他公用事业缴费领域。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南京中心城区高等教育、优质医疗等资源适度有序向新城新区和都市圈范围内其他城市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