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习惯给别人留下面子了,所以有时候明明是想拒绝,但是不会明确的说出拒绝之语,总是婉转的进行推脱。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所以反复纠缠一直在问。那么此时应该怎么办?
人还是社会性的动物,中国人更是社会性特征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过去将亲朋好友列为一个人一生需要维护的社会关系。但是我们还要记住另外一点,那就是社会性就要产生互动性,也就是说只有相互的往来才有着相互的了解,相互的理解,才有可能产生相互的经济往来。如果没有往来的基础,怎么可能会产生经济的往来关系呢?
人的一生会碰到很多很多的人,可能与自己是亲友关系,邻居关系,朋友关系,师兄弟关系。这是每个人的一生经历中一定会遇到的事情。但是我们都要向前看,过了那个特定的时段,如果后续没有往来,其实这只能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同学关系相对是比较亲的,但是如果已经多年没有联系过了,其实此时已经形如陌路了。因为相互这么多年没有过往来,不知道彼此的底细,更不知道对方的信用如何。仅仅知道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名字而已。如果对方向自己借钱,实质分析,其实就是拿过去已经淡忘过的关系作为一个抵押物,获得金钱的借贷。但是别忘了,因为没有往来,这种关系已经没有太多的价值了。
那么此时如果借钱出去,怎么能保证可以还钱回来呢?已经不了解对方的底细,不了解对方的信用。借钱出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最佳两种方式:
1.仔细询问对方的情况。坦诚的告知已经不了解对方,如果真的想借钱,那必须有担保物或者抵押物。否则这个借钱行为是自己这个家庭无法通过的。
2.对方想借一笔大钱,是过去的交情如何可以给对方一笔小钱,然后明确告诉他这是送他的,因为不了解情况,所以也不会再借钱,但是会支持他这笔小钱帮助他渡过难关。
如果此时对方纠缠不断的借钱,但是基本明白对方的经济状况是非常恶化的,而且还款的可能性是不高的。尤其是在明确拒绝借钱的情况下,还仍然缠着要借钱,那么对方的信用基本上是丧失的,因为对方已经不再顾及脸面的去借钱,那么想想他还会顾及点念去还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