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我国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双高”现象普遍,从而进一步导致糖化达标率不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刘铭教授表示:“近年来,创新药不断加速引进,我国糖尿病患者有了更多元的治疗选择。“5月19日,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创新药在天津开出全国首方。
患糖尿病近8年的63岁赵女士既往空腹血糖平均在10.5、餐后血糖在15.6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HbA1c)8.6%,还曾因低血糖而住院治疗过一段时间。赵女士原来的治疗方案是多种口服药配合针剂治疗。5月19日,在医生的诊疗方案调整下,赵女士拿到了简化的二甲双胍和赛益宁的治疗方案。赵女士表示,“以前我一天要吃好几顿药,还要打针,经常少吃漏吃,血糖控制不好。现在有了新方案,期望可以控制好血糖,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得益于国家医改政策对创新药物的加速推动,赛益宁自今年1月获批后,仅用了4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过去注射剂产品需要平均耗时近一年才能完成的生产及上市全流程,意味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有了能兼顾降糖疗效、降低低血糖风险和治疗不增重的全新治疗选择,助力患者在血糖管理“安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优质达标”。
刘铭教授表示:“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是一种固定复方制剂,里面两个成分有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在国内临床应用至少用了十五年以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是非常好的。而另一种成分利司那肽,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能将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得很好。两者合成的复方制剂是一种‘智慧’针剂药物,一天一针兼顾空腹与餐后血糖,同时能减少低血糖的风险,避免或者减少由于注射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长的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HbA1c)是衡量血糖达标的“金标准”,尽早实现血糖控制可带来更多远期获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非妊娠成年 T2DM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为<7%。
像赵女士有血糖困扰的患者并非少数。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天津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为14.4%。也就是说,大约每20个人中大约就有3个糖尿病患者,而这部分人群中超过50%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超标,近80%患者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人体血糖水平犹如大海,空腹血糖是海平面,餐后血糖是海浪波峰,血糖波动就是海浪大小。当人体的血糖水平面不断升高,波峰也 “水涨船高”,人体的各个器官不仅长期浸泡在“糖海”中,还要受到大浪的冲击,并发症由此产生。
刘铭教授认为:“近些年来,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管理理念不断迭代,从单一关注血糖控制到强调血糖管理的‘优质达标’。也就是说医生和患者除了要关注血糖指标外,还要关注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肥胖以及其他并发症的监测,如尿蛋白,肾脏,眼睛、心血管等方面。实际上,我们希望通过更为综合地管理血糖及其并发症,最终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结局,总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