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刘木香
夏日的傍晚微风轻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天官岭小区崭新的口袋公园里,张奶奶牵着小孙女的手悠闲地散步。望着眼前修葺一新的楼房、平整宽阔的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和生机盎然的绿化,张奶奶满眼笑意:“以前坑坑洼洼的路、乱七八糟的电线,连个散步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了,我们这些在这儿住习惯了的老人,不用搬家也能像住进新小区。”
这份洋溢在居民脸上的幸福感,正是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撬动这场“蝶变”的重要力量之一,便是来自农行南平分行的金融支持。
过去,延平区的老城区环境普遍较差,坑洼不平的路面雨天积水成洼,晴天尘土飞扬;裸露杂乱的管线像一张张巨大的蜘蛛网,不仅难看,还暗藏安全隐患;车辆见缝插针地挤在狭窄的通道旁边,剐蹭纠纷时有发生……这些“老大难”问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制约着城市整体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内容。为助力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农行南平分行积极为老旧小区项目改造注入信贷资金。
农行南平延平支行服务团队在延平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对接融资需求 宋骁寒/摄
农行南平分行结合实际,为项目主体延平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案。该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其中农行支持1.3亿元,以多片区开发中的充电桩、停车位、广告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覆盖改造成本。项目竣工后,将全面提高小区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能力,服务17个老旧小区、441栋楼的近1.4万居民。
经过改造后,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违章建筑和围墙全部拆除,排水管网藏入地下,外墙修葺统一美观,新配置了停车位1100多个、汽车充电桩280个、电动车充电位1300多个,口袋公园、园林绿化、防污排涝、安防消防、照明光纤、锻炼器械等现代化住宅要素应有尽有。
如今漫步延平老城区,从紫芝巷的充电桩到南铝社区的花海公园,从百福小区的徽派墙绘到杨东社区的智慧安防,农行南平分行的金融助力推动延平区实现从“好风景”到“好经济”再到“好生活”的跨越。
近年来,农行南平分行始终致力于金融支持民生工程建设,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2022年金融支持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典型案例,在全国住建系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