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股权大调整: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坚守定位、服务本地、回归本源-新消息

2025-09-22 15:05:51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宁夏彭阳贺兰山村镇银行、宁夏惠农贺兰山村镇银行、宁夏青铜峡贺兰山村镇银行、宁夏西夏贺兰山村镇银行相继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变更主发起行(股东)等议案。这四家村镇银行均由原内蒙古阿拉善农商银行(现为内蒙古农商银行)发起设立。


(相关资料图)

“上述四家村镇银行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本地银行受让股权,承担主发起行责任。”一位农信机构资深从业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相关信息发现,省级农商银行组建后,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处置辖内原农信机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一是转让股权;二是由省级农商银行继续承担主发起行责任,持续经营村镇银行。

转让区域外村镇银行股权

当前“村改支”已成为各类主发起行处置村镇银行的主流方式,但该模式存在明确前提:主发起行需为本地机构,或在当地有运营成熟的分支机构,能够承担后续管理责任。

2019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自身在银行体系中的差异化定位,确立与所在地域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严格审慎开展综合化和跨区域经营,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

正因为“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的监管要求,省级农商银行在处置原农信机构跨区域(即跨省或自治区)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时,“村改支”这一模式被直接排除,转让股权成为更具可行性的选择。

对于省级农商银行而言,若试图对区域外村镇银行采取“村改支”,不仅需在当地设立具备成熟管理能力的分支机构,还需突破跨区域经营的监管红线,而这既不符合农商银行深耕本地的定位,也与现有政策相悖。

因此,通过股权转让引入符合资质的本地主发起行,成为化解跨区域管理难题、落实风险处置责任的关键路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郝志运认为,省级农商银行组建后转让区域外村镇银行的股份,对于省级农商银行来讲,可以优化资源、资产和资本配置,解决区域外地理距离远、管理沟通成本高、对区域外市场反应不够迅速的问题,更好落实监管部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坚守定位、服务本地、回归本源的导向。对于区域外村镇银行来讲,股权受让方往往是本地实力较强的农商银行或城商银行,有利于发挥其熟悉当地经济、产业和客户的优势,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日常管理、风险控制,更好依托本地开展业务,整合提升区域金融服务水平。

省级农商银行继续持股深耕“三农”

与区域外村镇银行股权处置路径不同,部分省级农商银行选择对省内村镇银行(区域内村镇银行)“保留股权、强化主导”,由省级机构继续承担主发起行责任,这一选择对深耕“三农”领域意义重大。海南定安合丰村镇银行的调整便是典型案例。

海南定安合丰村镇银行原主发起行为原白沙农商银行。2024年,原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19家市县行社(含原白沙农商银行)通过新设合并组建海南农商银行。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南农商银行目前持有定安合丰村镇银行90%股份,成为其主发起行。这一调整,既是省级农商银行整合省内金融资源的体现,也彰显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长期投入。

从战略层面看,海南农商银行通过强化对定安合丰村镇银行的管理与资源注入,可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布局,深度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从业务层面看,海南农商银行能够凭借自身丰富的金融产品研发经验和广泛的业务渠道,助力定安合丰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郝志运认为,省级农商银行继续持有区域内村镇银行股权,对深耕“三农”有如下促进作用:一是在风险防控上,省级农商银行成熟的风险评估与内控体系可以移植到村镇银行。通过建立统一风险监控平台,实时监测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提前预警潜在不良贷款,帮助其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保障金融资产安全,确保支农资金稳健投放。二是在产品与服务创新层面,省级农商银行可引导村镇银行结合当地“三农”特点开发特色金融产品。三是在品牌影响力方面,省级农商银行的品牌优势能够提升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公信力。农户与农村企业基于对省级农商银行品牌的信任,更易接受村镇银行服务,促进业务拓展,如吸引更多农村储蓄资金,为支农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关键词: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版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普惠金融 小微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 金融政策 三农 粮食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