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力辉
近日,农发行黑龙江逊克县支行向当地粮食企业成功投放今秋首笔粮食收购贷款500万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笔信贷投放充满了“科技范儿”,引入先进的AI智能识别远程监控系统,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从“传统监控”到“智能监控”
“这个‘AI智能识别远程监控系统’在拥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新增设了热成像、米标、多人同步、DeepSeek、人脸识别、记录轨迹、牌照识别等功能,能够动态跟踪粮食企业收购、存储、销售、调运全周期,真正实现将现代科技融入日常库存监管工作的目标。”农发行逊克县支行相关负责人马辉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安装新系统后,在出现粮食库存形态变化时,可第一时间触发报警系统。比如,出现未报告私自出粮现象,可通过天网工程对车辆牌照、驾驶人员等实现精准识别,作为后续追还粮款的有效证据。该系统还能运用DeepSeek生成简要的查库报告,可规范客户经理查库轨迹,从“传统监控”到“智能监控”,进一步提高粮食库存监管的质量。
变“人管模式”为“智管模式”
据了解,2025年粮食年度,农发行逊克县支行共为相关粮食企业授信2.4亿元,计划收购粮食12万吨。若按照传统的人工实地检查方式进行贷后监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难以实现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极易发生风险。
安装AI智能识别远程监控系统后,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动态了解库存与资金的匹配情况,实现对库存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信贷监管。变“人管模式”为“智管模式”,有效解决了该支行库点多、人员少、监管压力大的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深化‘数字农发’建设,我行积极协调省、市行相关部室,推动‘AI智能识别远程监控系统’入企工作,现已完成两户粮食企业的新系统安装工程。”农发行逊克县支行行长刘立军向记者表示,“下一步,我行将持续发挥政策性银行金融职能,在不断增加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提升贷后管理水平,确保贷款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农发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