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金融机构全方位织密“三秋”生产金融保障网

2025-11-10 14:55:3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正有序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颗粒归仓”。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9日,全省秋粮收获2423.1万亩,进度约54%,比上年同期快6%。其中,水稻收获进度约四成,比去年同期进度快8%。

连日来,江苏省农村金融机构围绕“三秋”生产工作,大力开展专项金融服务活动,为“三秋”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主动靠前走访摸排


(相关资料图)

保障“三秋”生产,需主动靠前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农情实况。

沭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借助种粮大户对接清单,在秋收秋种时期,开展对接走访、评级授信,逐户登记种植面积、测算资金需求。

丹阳农商银行同样提前摸排资金需求,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粮食收储企业召开一系列专题对接会,宣讲惠农政策,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着力帮助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及时响应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我行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将每周二、四定为‘固定走访日’,要求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每周人均有效走访不少于7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了解农户在农机购置、粮食收储、良种化肥采购、人工雇佣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与资金需求。”启东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是扎实保障“三秋”生产的关键举措。

在简化流程方面,丹阳农商银行开通秋粮收购“绿色通道”,优先受理、限时办结相关贷款业务,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便捷信贷模式,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启东农商银行也开辟“秋收信贷绿色通道”,执行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政策,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应授尽授、快授快用”,全力保障秋收秋种资金及时到位。

为应对秋收“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沭阳农商银行引导客户使用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办理贷款,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拿到“秋收钱”,真正为万千农户打通融资“快车道”;同时,设立“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的“三优先”机制,确保贷款“当日申请,次日到账”。

“三秋”生产顺利进行,离不开信贷产品的精准滴灌。

启东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推出“富农E贷”“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苏信贷”等多款专属信贷产品,并积极推广与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惠农贷”,构建“主体直报需求、农担提供担保、银行快速支持”的信贷直通模式。

为拓宽融资渠道,帮助粮食收购主体降低融资门槛,沭阳农商银行积极与省农担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人社部门深度合作,引入省农担公司的各项担保及优惠政策,优化融资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给予贷款利息补贴,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行与省市两级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出的用于“三秋”的贷款规模已达3亿元。

科技赋能助力农户增收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三秋”生产质效,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举措之一。

丹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积极推广“简丹驿站”服务模式,逐步将驿站打造成集“基础金融、公共缴费、快递收发、农产品直播推介、健康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服务于一体的融合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使乡镇居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一站式、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便民服务。

启东农商银行则借助江苏省联社“E路有我”电商直播平台,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展线上销路。今年以来,该行与启东市供销总社联合开展“四季农香·江海共享”助农直播活动,推动“丰水梨”“锦绣黄桃”等农产品实现“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有效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助力农户增收。

丹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深入涉农企业了解开工状况和日常经营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做到信贷资金优先支持,全力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启东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深化普惠金融实践,为助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通讯员陈志远彭铃琳胡玲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版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普惠金融 小微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 金融政策 三农 粮食收购